二百六十四章 治世能臣(上)_天生韩信
笔趣阁 > 天生韩信 > 二百六十四章 治世能臣(上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六十四章 治世能臣(上)

  圣诞快乐~~

  刘邦一死,各地忠于他的部将和属下便纷纷放下武器,归降了秦国。秦军的先头部队一直向南行军,直到东海和薛郡才止住了扩张的步伐,于楚国遥遥对望。至此,齐地五郡尽归秦国,重立临淄、济北、琅琊、胶东、东郡五郡,而楚国北部的楚军则占据了东海和薛郡二郡,与秦军相互对峙边界。

  韩信却暂时不打算立刻进攻楚国,一方面是受粮草不足所限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秦国的版图迅速扩张,在短短四个月之内膨胀了一倍半余,相关的配套制度都没有来得及跟上,许多地方仍然是处于一片混乱中。

  所以韩信才决定先将河北和齐地彻底吸收后再南下攻击彭城,与中原的王泾军团夹击项羽的楚军,令他首尾不能相顾,再行破之。

  自二世元年五月田儋在齐地举事以来,历经了四年的战乱,富庶无比的齐地已经元气大伤,百姓久受战乱之苦。韩信念此,便让新任的官吏尽量不扰民,少行劳役征税,只是维持着着朝廷运作的经费即可。同时鼓励商人将商品运往河北和关中买卖,以此来带动商业的发展。

  见秦国所推行的政策如此温和,原本担心秦王暴虐的齐人便纷纷下心来,人心也渐渐思安。

  齐国虽然久经战乱,但根基犹存,尤其是民间大量的商贾依旧十分活跃。刘邦的“聚钱法”虽然让巨商大贾们元气大伤,但对最根本的广大中小商贾却影响不大,如今见秦国已有大兴商贾之意,便纷纷活跃起来。

  齐地不同于燕赵之地的苦寒,这里人口稠密,又临近大海所以鱼盐之业发达,再加上数百里来商贾的盛行,秦国占据了齐地无疑等于多了一座钱粮之仓。如今天下七分秦国已得其五,而楚国却占站着旧楚之地,孰强孰弱,已经毫无悬念。

  齐国虽然人口稠密,但齐人并不善战,民间风气更是抑武重文,所以韩信也并没有在齐国广征兵员,而是将收编的汉军放走大半,又从关中和赵地新征了一批兵员前来,凑齐了二十万之数,自北严重威胁到了楚国空虚的后方。

  得益于刘邦的横征暴敛,韩信接手到的军械物资倒是不少,足够秦军用上一段时间了。在平定齐地后,原本还心存犹豫的陶家立刻转变方向,迅速的投入到了齐地五郡的重建中去。在上官芷水的努力下,陶家凑齐了十万石粮草,用以支援秦军的惊人的粮食消耗。有了陶家带头,其他家族也纷纷解囊向秦军赠送,秦军原本燃眉之急的粮食危机,一时倒是大为改善。

  在秦军攻入临淄的第二天,躲在家中一天的陈平在得知刘邦的死讯后,便立刻找到了正在巡逻的秦国士兵,向他们表示自己是汉国的右相国。秦兵自然不敢怠慢,便将他送往上将军营中,由他发落。

  陈平此人韩信虽未谋面,但也知道这人是刘邦身边十分重要的谋士,以善献奇谋诡计而著称。但这个人的名声却并不太好,以盗嫂受金为世人诟病。

  陈平少年时曾与自己美貌的嫂子有染,他的哥哥怒极之下休了自己的妻子;为汉相时,却私自收受将领们的贿赂,若给的钱多则为其在刘邦面前美言,钱少则恶言。久而久之,陈平收受贿赂的事情也传到了刘邦耳中,刘邦一怒之下想要罢了他的官。陈平却不慌不忙的解释道:“我所擅长的是献谋纳策的本事,而并没有说过自己是平的高尚之人。敢问大王,你是需要像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,但对胜负的命运没有好处的高尚之人,还是要我这种能出奇谋对国家有利的人。”

  刘邦听完陈平的一番话顿时醒悟,向其道歉并且重重的赏赐了他。从这些事情上也不难看出,陈平并非死忠的人,相反他处处小心,生活上享乐在先,美人长年在侧。他之所以肯为刘邦卖命,无非就是刘邦的礼贤下士和胸怀若谷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希望,只可惜刘邦却基业未成就已身死名灭。

  既然刘邦已死,陈平自付也对的起之前他对自己的赏识,便马上前往想要投靠韩信。

  想问陈平主动来投,正在和张耳商议政事的韩信倒是有些惊讶。张耳则是沉声道;“上将军,我听闻陈平为人奸猾,德行极差,而且旧主刚死就急于投奔旧主的敌人,这未免也太冷血了,我劝你不要用此人,随便找个借口把他打发走就行了。或者为了防止他的才华被别人所用,不如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张耳单手做刀,重重劈下做了个杀头的手势,目光紧盯着韩信,用以不言而喻。

  韩信沉吟片刻,缓缓摇头笑道;“你多想了,即便我不能用他也不用忌惮他。项羽的脾气我还还是很了解的,当初陈平叛楚归汉,就等于自绝于楚国,断无回头的道理。”

  “至于他的品德,我可以不在乎,我需要的只是有才能的人,关心的也只是有才能的人。他若有才,我自然会有;他若无才,就算品德再过高尚,也不会是我韩信的菜。”

  张耳已经听出来韩信有试试陈平的意思,便识趣的不再劝阻,而是开口问道;“那我们唤他进来吧。”

  韩信点了点头,便吩咐手下人传陈平进来。

  没过多久,陈平就跟着亲兵走了进来,见一名年轻人和一名年长者并坐在堂中。陈平稍一思索,便猜到了年轻人应该就是闻名许久的韩信。急忙上前一步,弯身正揖道:“罪臣陈平,参见上将军。”

  “罪臣?”韩信轻轻一笑,笑容有些玩味的看着陈平。

  “那你倒是说说,何罪之有。”

  陈平一愣,显然没想到韩信会问这种问题,脑袋飞快转动,张口说道;“臣之罪,在于是非不分,今日方得云开见月,得以弃暗投明。”

  “何为暗,何为明?”

  “汉为暗,秦为明。”陈平不假思索的回道。

  韩信脸色笑意渐浓,道;“陈平,你果然是个聪明人。”

  “谢上将军夸奖。”

  见两人如此肉麻的称赞,张耳重重的哼了声,有些不屑的说道;“不知你这番话当初叛项羽投刘邦时可曾说过?”

  陈平却坦然点头,张耳一怒,忍不住又说道;“你倒是个爽快人,旧主尸骨未寒,如今却来摇尾乞降,如果刘邦泉下有知,不知会作何感想,你难道就不惭愧吗?”

  “我为什么要惭愧?”陈平语气平静的说道,“我之所以会投奔汉王,是因为他有识人之才、容人之量,而后对我有知遇之恩,让我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了堂堂相国。就冲这份情谊我也会竭尽全力为他出谋划策。”

  “他若在,就算到了真正山穷水尽的地步,我也不会起半点异心。可如今他不在了,我并不亏欠他什么,所以我自由了。良禽择木而栖,我陈平满腔才华抱负,毕生所学皆是帝王之术,自然不能空老山中,而投奔上将军你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
  韩信眯起了眼睛,笑道:“要为我所用,那得看你有没有值得我欣赏之处。”

  陈平自信满满的拱手道;“陈平不才,也是饱读兵书,胸中藏有甲兵百万,上将军一试便知。”

  “那我问你,如今齐地已得,我该如何?”

  陈平略一思虑,便大声说道;“当明抚齐地,罢兵休战,暗却极以精兵,趁项羽主力来不及回援时急袭彭城,若得手,楚国可破。”

  韩信微微一笑,道;“你这想法和我起初的想法不谋而合。”

  “何为是起初?”陈平奇道。

  “因为我想到了项羽手下有一支机动力十分惊人的骑兵,别人不能及时回援可项羽未必不能。况且留守彭城的是大将虞子期,他生性谨慎,我若偷袭,未必能够得手。若是失败,反而会徒损士气。”

  陈平心中有些不服气,还欲开口争辩,却被韩信伸手示意止住。

  “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求教于你。”

  “上将军严重了,但说无妨。”

  韩信沉吟了会,开口说道;“你和萧何共事的日子不断,对他的脾气秉性可是了解,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归顺于我。”

  “萧何!”陈平一怔。

  “上将军可是想用萧何?”

  “正是。”韩信点了点头。

  “萧何为人谦厚,治世之大才,若论天下之治理,想必无人能出其右。如今天下残破,我想用大才抚之,萧何无疑是最佳人选。”

  陈平脸色的失望之色一闪而过,很快就恢复了如常神色。略为沉吟,说道;“上将军您可是为了萧何不肯降之事苦恼。”

  “正是。”韩信点了点头,“无论怎么相劝,他只是不降,宁愿为刘邦同死也不愿意归顺我大秦。”

  陈平嘴痒扬起,笑容有些得意,“上将军你错了,萧何他不是不降,只是你开的条件不能打动他而已。”

  “哦?”韩信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。

  “萧何此人最重情义,所以才不肯叛刘邦归顺秦国。但这同样也是他的软肋所在,若以此要挟,还怕他不肯就范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wscdh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wwscdh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